“上海在應用端有著很強的優勢,我們不僅有眾多的科研院所、高校等科研機構對于科學儀器和科學試劑的巨大需求,還有來自疾控中心、計量院、質檢院等公共服務機構的采購,因此上海的自主創新科學儀器和設備擁有很好的應用窗口。”市科委科技基礎設施與平臺建設處張露璐透露,此次3年行動方案將通過財政科技計劃項目支持國產科學儀器和科研試劑的應用,依托高校實驗室、分析測試中心及科技園區的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建設用戶體驗中心,推動中高端國產科學儀器和科研試劑的迭代升級;同時,打造一批國產儀器示范窗口。“這個示范窗口不是展示中心,而是在工作中實實在在使用。從前處理、檢測,到搖床等,每個實驗環節最好都能用上上海產的高端科學儀器和科學試劑。”
科學儀器領域具備“多對多”特征,一方面,科研儀器的細分應用領域往往需要多種技術支撐,技術平臺和產品越多,服務于客戶的能力越強。以半導體為例,涉及到的儀器多達130余種,涵蓋光學測量、電學測量、氣相色譜儀等儀器;另一方面,同一種技術可以應用于多個細分領域,細分領域應用越多,技術研發的收益越大,如質譜技術可以用在生態環保、鋼鐵有色、應急安全、食品藥品、生命科學、新能源、半導體等各個行業。
隨著下游應用領域不斷拓寬,用戶需求的增長,行業將迎來良好的發展機遇。 從滿足高校的科研應用向集成電路產業的應用轉變,是復享光學發展歷程中的里程碑。公司計劃加大對新一代集成電路產業需要的科學儀器設備的研發投入,并通過進一步加強與上下游企業的合作,推動整個產業鏈的協同效應。“我們希望能夠為國產芯片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殷海瑋形象地比喻,“我們就像是在編織一張網,將科研、生產、市場緊密地連接在一起。”這張網不僅捕獲了市場的機遇,更網住了創新的活力,使得復享科技能夠在應用端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然而,科學儀器是一個嚴格的學科,行業標準的制定不能自說自話,很多問題依然存在。比如,國外雜志編輯在接收來自中國的論文時,會看研究人員使用了什么樣的科學儀器和國產試劑,如果出自國內儀器的數據,會“質疑”數據不準確,使用國外儀器則會被認可。
殷海瑋對此回應道:“在行業發展初期,口碑至關重要。我們用了10年的時間,努力為品牌積累良好聲譽。如今,在行業專家發表的論文中累計已有超1000篇標注了我們的儀器,這種影響力是無形的財富。”面對如今這樣在學術圈國產儀器和國產試劑依然受到“歧視”的困境,復享科技決定積極拓展國際市場,通過全球資源的整合,提升其在全球產業鏈中的話語權和競爭力。
政策的支持對于復享光學而言,就如同陽光雨露之于種子,為其成長提供了必要的養分。“市科委的政策支持,就像是給我們的夢想插上了翅膀。”殷海瑋感慨道。這些政策的扶持,不僅僅是資金上的幫助,更是一種信任和鼓勵。“我們感到非常幸運,能夠在這樣一個支持力度如此之大、關注領域如此細分的政策環境中創業。”殷海瑋說。
復享光學不僅為科學儀器行業提供了新的發展模式,也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如何有效支持科技創新型企業的鮮活案例。“我們相信,未來當我們再次走進實驗室,看到的將是中國制造的儀器,這是我們的使命,也是我們的驕傲。”殷海瑋展望道。也許復享科技的發展,不僅是企業的勝利,更是中國科學儀器產業的一次飛躍。相信在政策的“東風”中,復享光學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書寫著屬于自己的輝煌篇章。
來源:上海科技報社
作者:殷倩 孫亦真 耿挺
編輯:藍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