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細分領域眾多的行業格局,也導致了產業內卷嚴重、企業多而不強的局面?!澳銦o法理解,在如此垂直細分的行業中,竟有如此多如牛毛的‘玩家’。比如,離心機公司隨便能找出上百家,質譜儀至少有五六十家,甚至電鏡企業,我們都能找出十幾二十家……試劑耗材領域更甚,做離心管的、做化學試劑的、做培養基的,比比皆是?!币晃粯I內人士描述了國內科學儀器和科學試劑行業的現狀。
上海該如何避免內卷?“在制定3年行動計劃時,我們向市領導匯報了上海產業的情況,提出要聚焦中高端科學儀器,給‘小而精’的科學儀器企業充分的發展時間,把技術攻關做扎實、把卡脖子難關都攻破,慢慢將它們培育成細分領域的國內龍頭?!睆埪惰凑f,“我們鼓勵各家企業領任務,找準自己的賽道,堅持做下去。”
同時,上海也將打造產業航母作為未來的目標。一方面,支持企業圍繞拳頭產品線和核心技術體系,開展收購、并購,整合產業鏈資源,加速成長為行業龍頭企業;另一方面,尋求建立健全產業風險投資機制,鼓勵和引導市場資本參與產業發展。發揮三大先導產業母基金、未來產業基金等的作用,鼓勵社會資本投入,支持債權融資、并購重組,推動企業做大做強。
縱觀全球科學儀器龍頭的發展史,無論是實業并購之王丹納赫還是賽默飛,都通過數百次并購完成了業務布局與市值飛升。在過去數年里,國內小型科學儀器公司生存壓力較小,沒有強烈的出售意愿。但是,隨著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國內科學儀器和科學試劑產業正在迎來并購整合的機會。
2024年,立志成為“中國賽默飛”的泰坦科技就并購了3家儀器設備公司,以實際行動展現了其“做大做強”的雄心。隨著更多行業龍頭的出現,“航母艦隊式”的巨無霸企業或將浮現。
來源:上??萍紙笊?
作者:耿挺 殷倩 孫亦真
編輯:藍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