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人大代表王建國十分關注智能傳感器產業發展(央廣網記者 徐秋韻攝)
央廣網蚌埠1月22日消息(記者徐秋韻)萬物互聯時代,智能傳感器產業發展前景無限。近年來,安徽省首積極打造“中國傳感谷”,加速推進傳感器產業發展。安徽蚌埠聚焦聚力智能傳感產業,以晶圓加工能力為核心競爭力,吸引下游企業入駐,推動智能傳感器產業軟硬協同、集聚發展,著力打造自主可控芯體最多、種類最全、產值超千億的智能傳感產業集群。今年兩會期間,安徽省人大代表、蚌埠希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建國十分關注智能傳感器產業發展。
位于蚌埠的希磁科技是一家磁傳感器垂直整合制造企業,掌握磁傳感器芯片設計、材料制備、晶圓制造、芯片測試、磁傳感器模組設計與生產的全產業鏈核心能力,具備完全自主的研發、設計和生產能力。
王建國表示,每年舉行的蚌埠MEMS智能傳感器產業發展大會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都具有一定的影響力,產業聚集效果明顯,蚌埠也有了“傳感器基地”這一名片。
王建國認為,傳感器產業產品品種多、企業規模小、應用領域分散,智能傳感器產業想要取得商業上的成功,不單單需要實現技術上的突破,還要讓更多下游龍頭企業做牽引,創造出應用場景。他建議,細化智能傳感器產業招商,比如針對機器人行業的傳感器、針對新能源車電機的傳感器等。
目前,中國傳感谷集聚企業超200家,8吋MEMS晶圓線正在設備安裝調試,獲評全國十大高質量傳感器園區。
“傳感器已從以前賣產品,到現在逐漸開始賣場景?!巴踅▏硎?,應該用貼近老百姓生活的元素去表達你的產品的特點,把產品更好的推廣出去。他建議,中國傳感谷展廳增強互動性,還可以把展廳搬到“云上”。
記者了解到,當前,蚌埠正著力發揮在科技創新、產業基礎等方面的優勢,全力創優營商環境,加快創新驅動、招商帶動“兩動并進”,不斷集聚優秀人才和優質企業,推動中國傳感谷產業規模不斷壯大、生態日益優化。王建國表示,企業也將緊跟蚌埠加快發展步伐,積極招引上下游企業落戶,為中國傳感谷建設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