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中,纮康科技列舉了一系列產品型號,并明確從未定義、更沒有生產過提到的型號。因而提醒客戶,購買時務必仔細分辨,切勿讓自己的權益受到損害。同時,纮康科技表示,公司不會將產品出售給非授權的銷售渠道。
遭遇“打假”煩惱的還有產業鏈上的終端廠商倍爾康。
產品在朋友圈被冒充后,倍爾康選擇第一時間報警處理,將收集到的謠言信息提交給警方。在其官網首頁,倍爾康將“官方打假”的信息貼在網站最顯眼的位置。
倍爾康稱,公司雖已加班加點生產仍然供不應求,公司不會在微信群或朋友圈等社交平臺進行銷售,如看到有人在微信群或朋友圈等社交平臺銷售,可直接忽略,并請提醒其他不知情的朋友。
行業之變
需求激增會否持續?“發燒”過后,額溫槍產業鏈的下一站會在哪?
“疫情期間,由于額溫槍需求巨大,很多無行業經驗的公司或個人跨界進入了這個行業,另外一方面,藥監局也短期內降低了行業準入門檻,但實際生產出來的產品質量參差不齊,不能解決實際的市場需求,短期內行業水平混雜。”倍爾康負責人表示,疫情期間的需求,已經提前釋放了國內對額溫槍的大部分需求,疫情過后,市場對額溫槍生產廠家的持續性發展經營要求將更高,這將加劇行業洗牌。
在羅偉紹看來,雖然短期的需求激增帶來行業的活躍度,但部分炒貨商的炒作行為讓很多事偏離原來的軌道,短期內對行業是一種傷害。
由于歷史原因,原先國內大型生產廠商都選用歐美的紅外測溫芯片。2015年開始,晶華微電子與臺灣地區企業共同占據紅外測溫領域的絕對份額。疫情突發,很多歐美及臺灣地區的企業在產能、運輸上都出了問題,而立足大陸芯片設計和生產的國內廠商就體現出明顯優勢。
“這次疫情證明大陸的廠商能力并不差,而且在應對國內的突發需求方面,大陸的供應商更靈活,具有非常大的調動能力,國內產業鏈配合度也更高。相信經歷了這次疫情,一些大企業客戶在新方案選擇上會更多考慮到國產芯片。”羅偉紹說。
東興證券認為,此次疫情對于測溫的需求并不是短期脈沖式的。大家的防范措施和意識不會減弱,由于我國人口和城市眾多,后續國內對于各類測溫儀的需求會貫穿全年,甚至延續到2021年。
“現在已經在誕生的這些新應用場景,可能意味著像紅外測溫會變得更模塊化和更通用。醫療電子行業目前的一個發展方向是大健康,這在未來是一個機會,比如說測心率的手環、Apple watch等醫療電子類、監測類的大健康產品,它可能會慢慢變成一個剛需。”姜蕾透露,目前已有客戶找她幫忙對接資源,希望將測溫模組放到平板電腦、手持終端機、公交上。(記者 于惠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