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疫情爆發前的行業正常需求,疫情的突然爆發致使額溫槍/耳溫儀客戶端的訂單需求暴漲,從而帶動紅外溫度傳感器供應緊張。漲到紅外傳感器廠商從未預期過的巨大數量。直接對接測溫儀終端廠家的紅外溫度傳感器原廠制造商,在疫情期間紅外傳感器的訂單量翻了十幾倍。
疫情下紅外傳感器價格出現亂象
紅外傳感器的需求量暴漲甚至出現一貨難求的現在,價格也在1月底出現漲價跡象;2月19日前后價格大幅上漲;2月24日至3月1日那一周,漲價巔峰期出現,同時市場出現亂象。
市場開始出現大批散裝貨及翻新貨,有人拿來當新貨賣,滿足了部分臨時沖進來的中小山寨廠商的需求,但是正規醫療大廠接單比較克制,用料也追求原裝、要求質量。
直到3月10日前后,隨著大部分企業復工,紅外傳感器短缺的問題才初步得到緩解,測溫槍剛性需求也幾乎已滿足。2月底已有大批紅外傳感器芯片下線,到3月中旬剛好完成芯片封裝產線的一個周期,為市場供應做了很好的填充。
大部分紅外測溫傳感器廠商因供貨給有品牌影響力的終端客戶,嚴格杜絕中間商囤貨和漲價行為,同時因處于疫情特殊時期,企業出于“抗疫”的責任心,公司堅持穩定價格和保證行業的健康發展,得到了上游晶圓廠和封測廠的積極配合。
供需失衡必定帶動價格的波動。疫情期間紅外測溫傳感器價格異常混亂,有些原廠的產能被政府托管之后,剩余的某些廠商因缺貨嚴重,甚至開始坐地起價,市場上更有“倒爺”把價格再次推高。
國產紅外傳感器迎來發展新機遇
從目前全球競爭格局來看,紅外傳感器廠商以美國、德國和日本占據主導地位,國際廠商包括德國邁來芯、德國海曼器件、瑞士泰科電子等,而亞太地區成為溫度傳感器市場增長最快的地區,代表性廠商有上海燁映、杭州晶華微、深圳芯海科技、河南森霸傳感、漢威科技、鄭州煒盛科技、深圳美思先瑞電子等。
自然界中當物體的溫度高于絕對零度時,由于它內部熱運動的存在就會不斷地向四周輻射電磁波,包含了波段位于0.75~100μm的紅外線,紅外溫度傳感器就是利用這一原理制作而成的。紅外測溫領域技術含量較高,有一定的準入門檻。穩定、成熟、性價比高的“芯片+應用方案”需要大量的市場應用案例積累。英尚微電子代理銷售熱電堆傳感器TP3143,紅外溫度傳感器等.并在額溫槍、耳溫槍、智能家電、燈具開關、食品溫度檢測等領域中獲得了廣泛的應用。
疫情的出現使紅外傳感器的需求急速攀升,因此國產芯片廠商迎來了發展機遇。因歷史的原因,之前一些大的醫療終端企業大多采用歐美或中國臺灣的芯片,而此次疫情的突發性和特殊性,使得原有的歐美供應商在產能、運輸上遇到了問題。因此立足中國大陸的芯片設計和生產廠商優勢更明顯。
經過此次疫情使國產紅外傳感器的市場占有率將大大提升。以前國內紅外傳感器廠商找終端客戶試樣都較難,而現在情況完全反過來了。疫情期間專注服務客戶的國內紅外傳感器原廠應該會借此打開局面。越來越多的應用場景開始加入紅外測溫模塊,這也會拉動測溫槍以外的市場需求。
疫情前的紅外溫度傳感器市場并不大,測溫儀廠商也主要選用國外傳感器品牌,并沒有太大的動力去嘗試國內傳感器芯片,而此次疫情爆發給了國產廠商一個契機。在一貨難求的背景下,測溫儀廠商開始嘗試性采用國產芯片,且在發現效果還不錯的前提下,后續選用國產芯片的幾率就會大大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