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力號先進的鉆井系統
Bit Carousel 由9個鉆頭組成,火星車將使用它們鉆入地面,拉動樣本并將它們傳遞到火星車內部,以通過自適應緩存裝置進行分析。該系統具有七個電機和總共3000個零件,并負責存儲和評估巖石和灰塵樣品。
▲毅力號取樣
樣本采集系統會將收集到的火星上的部分樣本整合好,裝載在一個小型火箭上,據稱在計劃中,小型火箭會從火星出發,將樣本投送到嚴格控制消毒條件的流動站中,最終將樣本送回地球。
▲小火箭送樣本計劃
此外,NASA還將會把地球上的物質通過毅力號帶往火星,經過10年的沉積,在2031年派出火星車再把這些樣本帶回地球進行研究。
如果這些計劃設想都將實現,人類就可以真正通過從火星上采集的樣本分析火星上的環境微生物,而不單單通過圖片,或是傳說中墜落下來的“火星隕石”尋找答案了。
除此之外,毅力號還帶了航天服材料以為未來人類踏足火星做準備,同時它還帶了一塊刻有地球和蛇杖圖案的鋁板,以此來表達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醫護人員的敬意。
▲宇航服設計師與Z-2宇航服原型
▲一塊刻有地球和蛇杖圖案的鋁板
三、美國的火星探測史
達芬奇曾說過:“你只要嘗試過飛行,日后走路時也會仰望天空,因為那是你曾經到過,并渴望回去的地方(When once you have tasted flight, you will forever walk the earth with your eyes turned skyward, for there you have been, and there you will always long to return.)”
火星這個神秘的紅色星球在古羅馬時期就受到人們的向往,有傳說寫道“Mars”這個詞也是由古羅馬戰神Mars的名字而來。
而到上個世紀60年代,人類才真正開始對火星的探索。
1960年和1962年,前蘇聯開始向火星發射探測器,但因為缺乏經驗,兩次發射任務均告失敗,因此1964年美國發射的“水手4號”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發射成功的火星探測器。
▲NASA的“火星車們”
水手4號于1964年12月28日發射升空,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枚成功到達火星并發回數據的探測器,它向地球發回了 21 張照片,此后又在環繞太陽軌道上花費三年時間對太陽風進行探測。
1969年美國向火星發射了水手6號和水手7號。前者于2月24日發射升空,7月31日抵達火星。后者于3月27日發射升空,8月5日抵達火星。這兩枚探測器攜帶有更先進的儀器和通訊設備,它們成功掠過火星,對火星大氣成分進行分析,并發回了大量照片。
▲水手6號探測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