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MPC還允許Atlas跨行為邊界預測下一步的行動,比如它知道了這次跳躍后是一個后空翻后,就可以自動地創建從一個行為到下一個行為的過渡,使每一步動作都自然的連貫起來。
▲Atlas第一視角的路徑規劃
3、TOF深度傳感器構建“3D地圖”
Atlas能夠根據環境自主規劃行動,得益于其環境感知能力的提升。
最初版本的Atlas頭部裝有激光雷達和立體傳感器,這能夠幫助它躲避障礙物、識別地形變化、輔助導航等。在2018年的迭代中,Atlas可以利用計算機視覺來標記和定位自己,以幫助其在跑步和跳躍過程中準確定位落腳點。
但是這還遠不能支撐Atlas自主行動,它需要將傳感器數據轉換為對決策和規劃身體動作有用的信息,以識別障礙物和自主導航。
現在,Atlas可以利用頭部的RGB攝像頭和TOF深度傳感器獲取更加全面的環境信息。TOF深度傳感器以每秒15幀的速度生成環境的點云(point clouds)。點云是大量測距結果的集合,Atlas獲取到環境的點云后,它的感知軟件會利用一種稱作多平面分割(multi-plane segmentation)的算法從中提取平面,并輸入到一個映射系統中,構建出Atlas看到的不同對象的模型。
這就相當于為Atlas構建了一張3D地圖,Atlas跑酷過程中正是基于它構建的這個模型來規劃路徑,計算每一步的落腳點。
▲Atlas搭載的TOF深度相機生成的點云圖
03.幕后團隊罕見露面,講述跑酷背后故事
Atlas團隊負責人Scott Kuindersma稱Atlas是波士頓動力在液壓驅動的人形機器人領域十多年來工作的結晶,為該團隊提供了一個研究平臺。而Atlas團隊的工作便是讓這個平臺不斷地突破極限,來做他們能想象的到的最瘋狂、最激動人心的事情。
▲Atlas團隊負責人Scott Kuindersma
與其他的任何項目或試驗一樣,Atlas從步履蹣跚的走路,到學會跑酷都是團隊合作的成果。目前,Atlas團隊共有4個小團隊,分別是軟件團隊、硬件團隊、技術團隊和運營團隊。
軟件團隊負責創建機器人所有的行為控制軟件,讓它可以可靠地完成各種動作。硬件團隊負責對機器人進行戰略升級,以讓它實現更多的功能,如跳舞、跑酷等。技術團隊負責調試和修復各種問題,從機械部件損壞到液壓泄露再到電氣故障都由他們負責。而運營團隊負責搭建和維護整個測試環境,并幫助整個團隊完成對機器人的各項測試。
▲Atlas團隊部分成員
對于波士頓動力的各個團隊而言,其發布的每條視頻都是他們在過去幾個月或一年所做的工作的總結,代表著他們過去這段時間內的工作到達了一個新的頂點。因此,每當有視頻要拍攝的時候都是全員參與。
視頻的拍攝過程中機器人經常會發生崩潰,視頻很難一次性拍攝完成。“我們都處于待命狀態,當機器人出現問題時必須盡快介入并修復它們。”電氣工程技術員Crystal Kemp說。
為了讓視頻效果更好,他們準備了四臺Atlas機器人,其中兩個作為“演示機器人”,外觀要盡量保持干凈整潔,另外兩個作為“試驗機器人”,用于開發和測試新行為,承擔了大部分的跌落,以至于全身傷痕累累。
▲Atlas腹部的傷痕
控制工程師Sean Mason說道:“對于這個團隊來說,看著機器人失敗是最奇妙的部分之一。每一次失敗都有機會讓機器人變得更好、更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