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工業4.0、互聯網+等新型工業的沖擊,無論是從儀表制造業領域本身,還是能源、環境上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為儀器儀表行業提供了新的廣闊的市場。
當前,我國以新型儀器儀表為發展中心,大力加強企業的設計、研發和制造能力,形成多個銷售額超十億的高技術儀表企業。
在“十三五”期間,將以增加出口量,減少貿易逆差為主要目標之一,我國儀器儀表的道路仍然任重而道遠。
一、儀器儀表在能源行業的應用
能源行業是儀器儀表重要的應用行業,《十三五規劃綱要》在第三十章建設現代能源體系中指出,深入推進能源革命,著力推動能源生產利用方式變革,優化能源供給結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維護國家能源安全。同時,提出“十三五”期間能源領域八大重點工程。
未來五年您值得關注的能源行業有:
1.水電。統籌水電開發與生態保護,堅持生態優先,以重要的流城龍頭水電站建設為重點,科學開發西南水電資源。
2.風電、光伏、光熱。繼續推進風電光伏發電發展,積極支持光熱發電。
3.核電。以沿海核電帶為重點,安全建設自主核電示范工程和項目。
4.生物質能、地熱能、沿海潮汐能。加快發展生物質能、地熱能,積極開發沿海潮汐能資源。
5.完善風能、太陽能、生物質發電扶持政策。
6.煤炭。大力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限制東部,控制中部和東北,優化西部地區煤炭資源開發,推進大型煤炭基地綠色化開采和改造,鼓勵采用新技術發展煤電。
7.油氣。加強陸上和海上油氣勘探開發,有序開放礦業權,積極開發天然氣、煤層氣、頁巖油(氣)。推進煉油產業轉型升級,開展成品油質量升級行動計劃,拓展生物燃料等新的清潔油品來源。
“十三五”期間這些工程與儀器儀表行業相關
1.高效智能電力系統
加快建設抽水蓄能電站、龍頭水電站、天然氣調峰電站等優質調峰電源,推動儲能電站,能效電廠示范工程建設,加強多種電源和儲能設施集成互補,提高電力系統的調節能力及運行效率。
2.煤炭清潔高效利用
實施煤電節能減排升級與改造行動計劃,對燃煤機組全面實施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使所有現役電廠每千瓦時平均煤耗低于310克、新建電廠平均煤耗低于300克,鼓勵用背壓式熱電機組解決供暖,發展熱電冷多聯供,提高煤炭用于發電消費比重。
3.可再生能源
以西南水電開發為重點,開工建設常規水電6000萬千瓦,統籌受端市場和輸電通道,有序優化建設“三北”、沿海風電和光伏項目。加快發展中東部及南方地區分散式風電、分布式光伏發電。實施光熱發電示范工程。建設寧夏國家新能源綜合示范區,積極推進青海、張家口等可再生能源示范區建設。
4.核電
建成三門、海陽AP1000項目。建設福建福清、廣西防城港“華龍一號”示范工程。開工建設山東榮成CAP1400示范工程。開工建設一批沿海新的核電項目,加快建設田灣核電三期工程。積極開展內陸核電項目前期工作。加快論證并推動大型商用后處理廠建設。核電運行裝機容量達到5800萬千瓦,在建達到3000萬千瓦以上。
5.非常規油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