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知名的高端芯片和EDA專家須江教授毅然回國,擔任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功能樞紐微電子學域主任。為了培養更多高端芯片領域的高質量人才,須江在短短的三年時間里,帶領招聘團隊引進二十多位芯片領域的專家回國,全職加入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承擔教學任務,同時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高質量芯片人才快速培育方案和課程體系。他也會經常到中學普及芯片知識,為數千名中學生做過專題講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港科大校友、廣東晶科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肖國偉年年參加IC NANSHA,從不缺席,他今年的感受很強烈:一是南沙芯片產業發展的快超乎想象,二是業界對南沙的信心空前的強。“大灣區蘊藏巨大機遇,南沙半導體產業發展正當其時,現場很多企業具有很強的信心,未來將厚積薄發,迎來更好的發展。”南沙半導體集成電路產業經過三年發展,已經吸引了一些企業落戶,初步形成了一個非常完備的第三代半導體產業鏈和生態圈。大灣區聚集了幾十所高校科研機構,廣東作為經濟大省,在半導體集成電路產業的應用領域和市場領域頗具優勢,有助打造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第三極。“面對全球化的競爭,政府、企業、資本、高校在南沙共同攜手,集中發力,久久為功。雖然行業面臨挑戰不小,但危中有機,南沙厚積薄發,勢必將迎來芯機遇!”
“打造新質生產力,要有新的路徑創新。在粵港澳大灣區打造中國集成電路第三極,要搭建創新高地。”中國集成電路創新聯盟秘書長葉甜春認為,南沙產業特色創新上進行了非常好的布局,有望打造出路徑創新的產業集群,助力粵港澳大灣區打造中國集成電路第三極的創新高地“金字塔”:“希望將來南沙不僅對‘塔座’有貢獻,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兩個‘塔尖’在南沙,真正在粵港澳大灣區占據獨特地位。”
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耿旭靜、董業衡、莫偉濃 通訊員:羅瑞嫻、薛丹丹、胡亦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