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梓峻表示,“天河三號”原型機將于今年6月部署在天津超算中心,年底將正式上線投入使用。“原型機的作用是為了驗證‘天河三號’的技術路線。”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高性能計算”重點專項總體專家組組長錢德沛教授表示,首套百億億次超級計算機預計將在2020年交付。
“‘天河一號’的運算能力已經飽和,而‘天河三號’的運算能力是‘天河一號’的200倍,存儲規模是‘天河一號’的100倍(使用全新的國產Matrix 2000加速器)。計算密度、單塊計算芯片計算能力、內部數據通信速率等方面也將得到極大提升。
國內現在同時啟動了三大百億億次超算研發,分別是國防科大/天津超算中心的天河三號、中科曙光的E級超算以及江南所/濟南超算中心的神威E級。以上三套百億億次超算中,有一條要求是共同的,那就是核心處理器必須是國產的,神威·太湖之光上已經用了國產申威SW26010處理器。
目前,全球有多個國家正競相研發E級超算。中國計劃于2020年推出首臺E級超算;美國能源部啟動了“百億億次計算項目(Exascale Computing Project)”,希望于2021年至少交付一臺E級超算,其中一臺的名字為“極光(Aurora)”,初步規劃峰值運算能力超過每秒130億億次,內存超過8PB,系統功耗約為40MW。
美國在下一代超算技術方面的研發總投入將達到4.3億多美元,用美國能源部部長里克·佩里的話說,這些資金就是劍指“下階段研發百億億次系統的全球競賽”。
此外,歐盟預計于2022年—2023年交付首臺E級超算,使用的是美國、歐盟處理器,架構有可能類似ARM;日本發展E級超算的“旗艦2020計劃”由日本理化所主導,完成時間也設定在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