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12月13日),中美雙方宣布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終于取得了一致。
這意味著長達22個月的漫長的中美貿易戰硝煙正在漸漸散去……這顯然是有利于中美兩國人民的好事。
據雙方高層透露,在即將達成的協議,中國購買美國大豆與豬肉等農產品將是協議的“大頭”,這是美國總統特朗普為保住下一屆總統競選成功的中西部農業區“票倉”而極力促成的。
但是,對于中國的科學儀器行業來說,美國在涉及農業上的高新儀器是否納入中國的購買目錄之中,以便提高中國農業科技的含量,是我們所關心的重點,比如中國目前急需的夜視儀。
說起夜視儀,很多人可能首先想到的用途是用在軍事領域,用在戰場上。但實際上,夜視技術在農業上的應用也正在變得越來越廣泛。譬如,已經有研究人員使用夜視儀進行植物夜間的生長規律研究。另外,夜視儀配合雷達、微光電視和飛機等,可對粘蟲、棉鈴蟲、紅鈴蟲、煙草夜蛾等農業害蟲的夜間生活習性進行實時觀察。
而在夜視儀及相關技術方面,美國一直對我國實行技術封鎖。2007年,美國ITT公司因向中國出售夜視相關技術,被美國司法部課以1億美元的罰款。在這一技術上,民間猜測中美之間有大概一到兩代的代差。今天使用中的大多數夜視系統是第3或第4代產品(基于紅外熱成像原理),圖片通常只有單色,即綠色調。而美國已發展到了第五代夜視儀,即彩色夜視儀(以SPI INFRARED公司的X27彩色夜視儀為代表)。下面的照片是曾在網上廣泛流傳的一組照片中的一張,據說這就是通過全彩夜視儀拍出來的黑夜景象的效果。如果不提醒的話,真的很難想象夜視儀中的景象,如同白天一樣。
美國目前使用的夜視儀成像效果
較早期的夜視成像儀效果圖
總之,中國堅持擴大進口美國商品必須最大限度地契合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緊迫需求,希望隨著中美第一階段的經貿協議最終簽署并順利實施,有益于中美兩國的經濟和科技交往,造福兩國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