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頭方腦的超級電腦是恐懼的一類載體。法國影片《阿爾法城》里的“阿爾法60”,好萊塢電影《2001:太空漫步》中的HAL900及《巨人:福賓計劃》里的超級電腦Colossus,均是一副野心膨脹、企圖主宰人類世界的邪惡模樣。這類電影的創意可歸結為美蘇冷戰的特殊時代背景。“1960年代計算機非常笨重,運算速度也慢,法國、美國等資本主義國家電影里的超級智能計算機,是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的象征。電影對智能計算機的恐懼,對應著現實里美國對蘇聯的恐懼,尤其是上世紀60年代初蘇聯軍事力量強勢趕超美國的時候。”吳巖解讀。
另一類電影的恐懼直指現實:當生活中有計算機替人類思考、有電子眼替人類觀察、有機械臂替人類勞作,人類會不會變得越來越懶,徹底成為機器的供養物以至于失去人的主體性?《機器人總動員》里,環境極度惡化的地球只剩孤零零的垃圾清理機器人瓦力不知疲倦地工作,人類則居住在一艘外星飛船里,享受著機器提供的適宜溫度、美食華服、娛樂節目,混吃等喝、不復勞動、身體膨脹、人性淡漠?!段磥響鹁防铮祟惢忌现囟葯C器人依賴癥,每個人只需將大腦接入網絡,就可以通過由思維控制的機器代理人替自己做一切想做的事情——那是一個現實接觸越來越少的未來世界,機器帶來生活的便利自由卻也剝奪個體的生命體驗、愛與人性。
然而,相比有實體的計算機或機器人,無形無體卻又無所不在的電子程序才是電影中人類最恐懼的人工智能形態?!峨娮邮澜鐮幇再悺纷钤缭阢y幕上傳達對電子程序的隱憂,導演史蒂文·利斯伯吉爾在電影中創造了不滿足只掌控虛擬世界、企圖控制人類的主程序MCP——那是1982年,推出世界上首臺個人電腦僅一年,離創建萬維網尚有12年?!督K結者》中的天網與《黑客帝國》里的Matrix是比MCP更具殺傷力的變種,人們身處它們一手締造的虛擬世界而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