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π-HuB”計劃核心專家、廣州國家實驗室楊靖教授深感認同。他認為,因為市場不大的關系,企業涉足的意愿一樣不會很高?!跋衩绹惸w公司(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做的某一類頂尖科學儀器設備,全球一年也就賣200多臺,算下來對這么一家巨頭的收入貢獻其實很有限。”
“而很多跨國企業之所以能夠維持這樣一類‘既難做又不來錢’的產品管線,是因為這些企業業務比較多元,因此可以靠其他現金流穩定的板塊進行反哺。”楊靖說。
不過,即便如此,他還是認為,企業應該把眼光放得更長遠一些。因為這樣的高端產品線雖然本身并不會創造很大的收益,但卻能夠為企業帶來很高的品牌價值,并賦能其他產品。
好在,這樣的情況正在慢慢改變。丁嵐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目前在熒光光譜、液相色譜等一些領域,國產企業已經取得了不錯的突破。而在那些還沒有拿下的領域,能夠沉下心來死磕技術的企業也在增多,比如有上市公司孵化的平臺,主攻高端質譜,確實做出了一些成績。
楊靖則預期,盡管BIS的禁令會給業界造成一定壓力,但好的一面是,能夠迫使各方意識到這一基礎領域的重要性,并倒逼大家加大研發和投入。更重要的是,經此一事,學界和產業界將進一步加強聯合攻關。因此,國產科學儀器的研發一定會提速。
(財聯社記者 徐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