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國家的對于集成電路產業的重視以及資本的支持,國內的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迅速,但是與國外仍有不小的差距,特別是在上游的半導體材料等領域,更是差距巨大。
不過,隨著國內半導體制造的崛起,也推動了半導體材料的國產化進程。
從近幾年大陸半導體材料、設備的需求占比來看,大陸半導體材料市場規模占全球的比重由 2013 年的約 4%提升到 2018 年的約 16%,大陸半導體設備市場規模占全球比重由 2016 年的約 16%提升到 2018 年的約 20%。
可預見的未來,國內半導體產能的增加將進一步帶動本地半導體材料需求。
雖然目前各大主要品類的半導體材料領域均有國內企業涉足,但整體對外依存度仍在 60%以上,特別地,大尺寸半導體硅片、光刻膠、電子特氣等材料更為依賴進口,進口替代空間巨大。
不久前,我們為大家介紹了中國在半導體制造所需的關鍵材料——光刻膠領域的現狀。今天再來為大家介紹另一種半導體制造所需的關鍵材料——電子特氣的國產化布局。
一、電子特氣:半導體工業的關鍵原料
電子特氣是電子工業的關鍵原料,屬于工業氣體的重要分支。
工業氣體是現代工業的基礎原材料,而電子特氣是工業氣體中附加值較高的品種,與傳統工業氣體的區別在于純度更高(如高純氣體)或者具有特殊用途(如參與化學反應),是極大規模集成電路、平面顯示器件、化合物半導體器件、太陽能電池、光纖等電子工業生產中不可或缺的基礎和支撐性材料之一,相關下游領域的快速發展將帶動未來特種氣體的增量需求。
半導體特氣應用于晶圓制造的各個環節。狹義的“電子氣體”特指電子半導體行業用的特種氣體,主要應用于前端晶圓制造中的化學氣相沉積、光刻、刻蝕、摻雜等諸多環節。
電子特種氣體的純度和潔凈度直接影響到光電子、微電子元器件的質量、集成度、特定技術指標和成品率,并從根本上制約著電路和器件的精確性和準確性,對于半導體集成電路芯片的質量和性能具有重要意義。
1、行業兼具技術、客戶認證等壁壘
半導體電子特氣行業具有較高的技術壁壘。半導體電子特種氣體在生產過程中涉及合成、純化、混合氣配制、充裝、分析檢測、氣瓶處理等多項工藝技術,每一步均有嚴格的技術參數要求和質量控制措施。
為了保證半導體器件的質量與成品率,特種氣體產品要同時滿足“超純”和“超凈”的要求,“超純”要求氣體純度達到 4.5N、5N 甚至 6N、7N(N 是 Nine 的簡寫,幾個 N 就代表有幾個 9,例如 3N 的純度為 99.9%),“超凈”即要求嚴格控制粒子與金屬雜質的含量。作為特種氣體的核心參數,純度每提升一個 N,粒子、金屬雜質含量濃度每降低一個數量級,都將帶來工藝復雜度和難度的顯著提升。
對于混合氣而言,配比的精度是核心參數,隨著產品組分的增加、配制精度的上升,客戶常要求氣體供應商能夠對多種 ppm(part per million,百萬分之)乃至 ppb(part perbillion,十億分之)級濃度的氣體組分進行精細操作,其配制過程的難度與復雜程度也顯著增大。此外,氣瓶處理、氣體分析檢測、氣體配送等環節亦對生產企業提出了較高的技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