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東風漸起,自主研發+高效服務下國內科學儀器 企業有望駛入發展快車道
國內科學儀器行業發展趨勢向好,進口替代空間廣闊
中國分析儀器行業發展趨勢良好,盈利能力逐漸提高。近年來,伴隨國內機械、電子、 信息、軟件等與實驗分析儀器領域相關的基礎行業不斷發展進步,以及物理、化學、光學、 生命科學等各學科領域分析技術的加速創新,實驗分析儀器也實現了快速發展。從收入規 模和盈利能力方面,根據上海儀器儀表行業協會發布的數據,2021 年中國分析儀器行業 實現主營業務收入 346.5 億元,同比增長 17.49%,2015-2021 年復合增速為 10.06%;實 現利潤總額 61.67 億元,同比增長 20.56%,2015-2021 年復合增速為 18.51%,營業利潤 率由 2015 年的 9.32%提升至 2021 年的 17.80%。而從生產數量來看,2020 年中國分析 儀器產量約 238.53 萬臺,增速有所下滑,我們判斷主要系疫情原因所致;2017-2020 年 中國分析儀器產量基本維持在 250 萬臺上下。
實驗分析儀器制造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高端制造能力的重要指標之一,國內科學儀器 目前依賴進口程度仍然較高。實驗分析儀器集成多個現代科學與專業技術領域,包括分析 化學、自動化技術、計算機科學技術、材料化學技術及機械設計制造技術等,此外涉及各 個下游應用領域的專業知識,是典型的高附加值、技術密集型行業。另一方面,下游應用 領域的不斷發展也對儀器產品的性能、精度、效率提出更高要求;這也意味著實驗分析儀 器供應商需要具備深厚的技術儲備、豐富的經驗積累、完善成熟的研發機制和研發模式。 相較于發達國家,中國實驗分析儀器行業起步較晚,在研發技術、質量和規模等方面均存 在較大的差距,特別是在精密儀器等高精尖領域內尚難與技術實力雄厚的國外廠商競爭, 全球的高端產品市場基本被賽默飛、安捷倫、默克、島津等國際巨頭所壟斷,而國內高端 儀器、精密設備依賴進口程度較高。
高端科學儀器技術壁壘極高,國內進口替代進程有望加速
高端科學儀器的“高端”可以歸納為“五高”,分別是科學含量高、制造技術高、工藝水 平高、精密程度高、性能指標高。與高端科學儀器在內涵上最為接近的是先進科學儀器。 先進科學儀器是指原理上先進、技術上創新且用以研究國際前沿科學問題的中型科學儀器 設備,因此先進科學儀器在其產生之初無疑屬于高端科學儀器。但高端科學儀器的范疇要 大于先進科學儀器,很多通用型、普及型的科學儀器如果具備了“五高”的特點,同樣屬于 高端科學儀器,如 ABI(Applied Biosystems)公司制造的 PCR 儀。同時,先進科學儀器 是一個動態的概念,隨著技術的擴散,很多先進科學儀器可能會成為常規、普及的儀器, 但其中的等級、檔次較高的仍然留在高端科學儀器的范疇。 高端科學儀器具備六大創新特性。高端科學儀器屬于高端制造業和高技術產業,這個 產業的創新活動除了遵循技術創新的一般規律和高技術產業創新的特點,還具有自身的鮮 明特性。根據科技和產業報《高端科學儀器的創新特性與產業發展思路》,將高端科學儀 器創新的特性歸納為如下 6 個方面。
國內科學儀器行業起步較晚,高端儀器的主要市場份額被國外廠商壟斷。實驗分析儀 器的種類繁多,用途特定,單一市場規模較小,單一產品較難形成規模生產,因此造成了 行業集中度低,細分市場普遍缺乏龍頭企業的情況。我國實驗分析儀器行業起步較晚,自 主創新能力薄弱,一些高端產品和行業技術水平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存在一定差距,由此 導致過去我國在科研領域使用的科學儀器設備絕大部分依賴進口,中國市場大部分高端產 品被國外廠商壟斷——根據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國家網絡管理平臺統計數 據顯示,2016-2019 年,我國大型科研儀器整體進口率超 70%,其中分析儀器的進口率超 過 80%,分析儀器中色譜儀器進口率高達 88.45%。
質譜儀:稱量離子質量的高精尖儀器,被譽為“科學儀器的皇冠”。
質譜儀具有高靈敏度、高分辨率、分析速度快等優勢,融合電子離子光學、物理化學 等學科,涉及精密電子、精密機械、真空、軟件、自動控制等技術,在醫療健康、食品安 全、環境監測、工業過程分析等領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舉足輕重的地位。隨著質譜儀 核心技術的不斷更新并與其他技術不斷融合,質譜儀的應用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一個 國家的儀器分析技術水平,而質譜儀的產業狀況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個國家分析儀器 的產業發展狀況和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