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是軍工產業鏈發展特點。隨著“十四五”期間裝備批產需求放量,重點軍工企業聚焦核心技術、核心產品,并通過“大協作”把非核心業務面向市場與民參軍企業合作;核心軍工央企抓總裝和關鍵分系統,在分系統、 部件配套環節充分調動社會資源。一方面有助于構建本土產業鏈、保障供應鏈安全;另一方面有助于降低成本、分散風險,提升生產效率與規模效益。當前軍用航發列裝備發+換發+維修三重成長邏輯驅動,看好長產業鏈條下國內配套市場巨大空間。
高溫合金作為航空發動機關鍵原材料,我國目前牌號較為齊全,但高端品種尚未完全實現自主可控、供需缺口較大, 以撫順特鋼為代表的主要企業技術突破速度加快,積極擴產保障供應。中游鍛鑄造環節,以中航重機為代表的相關企業橫向延伸平臺化供貨、縱向 拓展部件機加環節,一體化的解決能力有助于控制制造成本、提升產業鏈效率、保障供應鏈安全。航發全產業鏈配套協作下,主機生產交付能力提升、型號批產節奏加速。
7.2、軍用集成電路和軍工材料國產替代
軍用集成電路:自給率較低,國產替代空間廣闊。軍用集成電路領域,據科思科技、智明達等軍工企業的采購數據,這些企業生產使用的進口集成電路或芯片占比仍在 50%以上,無論是 FPGA、CPU 等數字芯片還是模擬芯片,國產化程度都有待提升。集成電路是武器裝備信息化的基石,是我國軍工亟需突破的瓶頸,其間蘊藏的國產機遇也可繼續挖掘。軍品自主可控要求下,技術和產品可替代國外的廠商有望優先掌握國產機遇。國外企業憑借技術水平、產品性能及品牌等多種優勢,在中國的軍工市場中仍占有不小的市場份額。以模塊電源行業為例,目前國內軍工和航空航天領域的市場仍被 Vicor、Interpoint 等外企主導;在特種集成電路市場,Xilinx、 Altera、TI 等企業的產品仍有深遠影響力。
航發全產業鏈:保障主機交付任務。為實現強軍目標,國產發動機成熟型號批產任務重,新型號研制定型節奏提速。為實現穩定交付,主機廠將非核心業務進行外包轉移,專注于裝配及研發等核心業務,最終產品的 70% 進行外協配套。保障供應鏈穩定交付至關重要。中游企業業務延伸,提升供應質量。鍛造和鑄造作為金屬成型的主流工藝,在發動機中應用廣泛。 在產業鏈變革指引下,中游相關企業積極提升供應能力,業務橫向拓展提 供平臺供應能力,縱向延伸提升部件供應能力。
業務拓展一方面可以提升產品交付質量并控制制造成本,另一方面可以減少售后維修的信息成本, 提升供應鏈安全。上游高溫合金積極擴產研發,彌補供給缺口。航空發動機工作環境惡劣,對于材料性能要求高,高溫合金在航空發動機中應用廣泛,在先進發動機中的應用超過 40%。我國高溫合金經歷多年發展,目前牌號較為齊全,但與世界先進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高端品種尚未實現自主可控,供需缺口較大。供應鏈安全要求牽引下,高溫合金相關技術突破速度加快,產業鏈相關企業積極擴產保供。
八、醫藥
8.1、政策鼓勵下科學儀器國產替代進程加速
科學儀器是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基礎科學創新的基礎,在制藥與生物醫學、食品安全、環境監測、半導體、石油化工等領域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全球范圍內來看,科學儀器成長空間大、增速快(特別是國內市場)??茖W儀器主要包括色譜類儀器、質譜類儀器、光學類儀器、生命科學儀器、物理性能類儀器及其他類儀器等。
科學儀器國產化率低,其自主可控、國產替代意義重大,并且國產替代過程中頭部企業業績彈性大。政策層面,對儀器行業支持力度持續加大,特別是貼息政策對國產替代的巨大加速作用。
①“十四五”規劃多方面支持科學儀器發展。2022 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市場監管、中醫藥、農藥產業、衛生健康、生物經濟等多個“十四五”發展規劃發布落地。
②生態環境保護持續加碼。2022 上半年,國家重點推動“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此外,隨著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防治資金的下達, 新污染物治理方案的發布,環境監測儀器及相關設備需求保持持續景氣。
③稅收優惠政策支持。
8.2、色譜儀、光譜儀、質譜儀、藥玻國產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