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慶市印發了《重慶市傳感器及儀器儀表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7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提出到2027年,傳感器及儀器儀表規上企業產值達到500億元,年均產值增速達到6%,規上企業數量倍增至10家,累計培育專精特新企業達2—3家。
重慶市傳感器及儀器儀表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7年)
傳感器及儀器儀表是獲取自然生產領域中數據、信息的主要途徑,是“制造”走向“智造”的關鍵一環,產品門類覆蓋12大類、42小類,超6千種品類、2萬種規格。為貫徹落實《深入推進新時代新征程新重慶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7年)》,推動傳感器與我市主導產業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傳感器及儀器儀表高質量創新發展高地,特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所作重要講話和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產業鏈提檔升級為主攻方向,強化科技創新引領作用,深化區域協同發展機制,細化優質市場主體引育舉措,優化公共服務支撐體系,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傳感器及儀器儀表整機制造基地和關鍵技術創新高地,為我市打造萬億級新一代電子信息制造業提供有力支撐。
二、發展目標
到2027年,傳感器及儀器儀表規上企業產值達到500億元,年均產值增速達到6%,規上企業數量倍增至10家,累計培育專精特新企業達2—3家;規上企業研發投入強度超3%、高端研發創新人才占比達50%,培育創新平臺5家以上,突破行業關鍵核心技術20項以上,開發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30款以上。形成以兩江新區、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及其拓展區為核心,重點區縣及重點基礎產業園為增長極的“雙核多級”產業格局。
三、重點任務
(一)打造儀器儀表核心產品。
提檔升級測量儀器儀表產品。支持運用超聲波、物聯網等新技術推動公用能源計量設備智能化、高端化,依托專業投資基金開展海外并購,不斷縮小溫度、濕度、壓力、流量等智能變送器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
鞏固執行儀器儀表技術優勢。支持龍頭企業通過合作并購、自主創新等方式,重點發展船用級執行器、單作用電液執行儀器儀表、氣液聯動執行儀器儀表等系列產品,提檔升級調節閥、球閥、蝶閥、閥門定位器等傳統優勢產品,布局發展三偏心全金屬密封蝶閥等大口徑、高磅級產品。
打造科學儀器儀表特色化品牌。鞏固流程氣體、環保氣體、流程水質等領域技術優勢,加強高端激光分析儀系列產品研發,推動汞分析儀、激光粉塵儀、超低紫外分析儀、粉塵微質量檢測儀、爆炸性沉淀粉塵檢測儀等環保氣測和測塵監測產品產業化。
提升核能儀器儀表國產替代率。推動核級溫控、中子能量、流量、棒位、液位,以及核級熱式質量流量計、超聲波流量計等產品產業化;支持龍頭企業加快核級執行器產品設計制造認證許可,推動核電閥位變送器、核電閥門限位開關、核級調節閥等通過核級產品鑒定試驗測試,填補國內第三代核電核級電動執行器空白。
(二)推動傳感器高端化發展。
支持建設螢石智能制造基地、科技園三期等項目,推動高新儀器儀表基地、智能調節閥、智能流量儀表等項目建設。聚焦消費電子、汽車電子、工業電子、醫療電子等應用領域,重點發展新型MEMS(微電子機械系統)傳感器和智能傳感器,以及微型化、智能化的敏感元器件。圍繞聲、光、電、磁和微系統領域,引進一批傳感器、微系統、通信模組等領域優質企業。鼓勵我市晶圓制造企業開放硅基產線加工高端元器件,支撐傳感器制造企業開發微硅電容、微硅質量流量等傳感器產品。
(三)補齊配套環節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