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自科技部的重磅喜訊:經費大致預算為4億元的“食品安全關鍵技術研發”重點專項,正式公開向社會征集項目申請者啦!項目將集成全國相關領域的優勢創新團隊,有相關科研實力的機構和企業均有份。
該重點專項含3大任務,其中又劃分為19個研究方向,其中還特殊涉及到檢驗檢測關鍵技術,因此與儀器儀表行業有關系。據悉,這19項研究方向現在約估拔付4億元給予“中標者”用于研究經費,所以“中標者”既有利又有名,不容小覷!
該重點專項在總體目標闡述:為重點解決我國食品源頭污染嚴重、過程控制能力薄弱、監管支撐能力不足的問題,聚焦嚴重危害我國人民健康的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化學致癌物、內分泌干擾物、抗生素、生物毒素等重要危害物,深入開展食品安全危害識別與毒性機制、食品原料中危害物遷移轉化規律與安全控制機理等基礎研究,為科學有效保障食品安全提供重要的理論基礎;有效強化過程控制、檢驗檢測、監測評估、監管應急等四個方向關鍵共性技術研究,加快研發快速檢測和非定向篩查技術及產品,大幅提升食品安全快速檢測試劑和裝備國產化率,構建與國際接軌的食品安全標準體系、全國統一的追溯預警體系和全鏈條的過程控制體系及國家食品安全大數據云平臺,進一步完善監管應急技術體系;積極轉化研究成果,針對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食品安全應急保障、社會共治等重點領域,開展區域和產業鏈綜合示范,為實現我國食品安全從“被動應對”向“主動保障”的轉變,確保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和推動食品相關產業健康、快速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本專項按照全鏈條部署、一體化實施的原則,下設食品安全保障機理機制基礎研究、食品安全關鍵共性技術和產品研發、食品安全關鍵技術轉化集成和綜合示范等三個任務。2017年,計劃從上述三個任務部署19個研究方向,經費總概算約為4億元。
仔細看清楚了,如下具體的19個研究方向,可能、你也有份參與喔!
1. 食品安全保障機理機制基礎研究
1.1重要食源性致病菌耐藥機制及傳播規律研究